2022年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京召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為2022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錨定“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其中提到,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培育壯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提升關鍵軟硬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自2018年以來,工業互聯網已連續五年寫入工作報告,這充分說明國家層面對于利用工業互聯網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視程度。
政府工作報告連續5年提及“工業互聯網”
2022年提出要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培育壯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提升關鍵軟硬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
2021年提出要發展工業互聯網,搭建更多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提升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
2020年提到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制造。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
2018年“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政策加碼,推動工業互聯網加速發展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要求優化升級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可靠、靈活、安全的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提出全方位推動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融合應用、安全保障能力等創新發展。
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從探索起步階段進入產業深耕、賦能發展的新階段。數據顯示,當前培育較大型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150家,平臺服務的工業企業達160萬家,平臺接入設備總量達到7600萬臺套,全國在建“5G+工業互聯網”項目超過2000個。
在政策的推動下,工業互聯網發展駛入快車道,正在形成中央統籌、地方協同的“全國一盤棋”發展新格局。各省(區、市)紛紛出臺地方性工業互聯網政策,積極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工業互聯網發展路徑,賦能當地產業數字化轉型。
兩會之聲,聚焦2022工業互聯網提案
每年的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的建議、提案,對于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創業投資都具有一定的風向標意義。在2022年的兩會上,工業互聯網也被多次提及。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新的內容被提上議程——
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CEO周云杰建議以工業互聯網賦能城市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具體為,首先支持全國重點省市先行先試,以工業互聯網構筑“數字經濟”產業底座,將工業互聯網作為串聯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主脈絡;其次加大財政支持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地市,打造城市級工業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一鍵在線全覆蓋”的全生命周期服務;最后要引導產業鏈龍頭企業與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共建垂直行業平臺;推動產業園區、經濟開發區企業規?;_展數字化升級,提升區域制造資源共享和協同水平。
紅杉中國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提出工業互聯網產業集聚區優先探索設立專項資金,以政府購買服務、制定推薦目錄等方式,為轄區內的專精特新企業精準診斷數智化需求;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獨立或聯合設立研發機構,組織專精特新企業參與共性基礎技術軟件化、復用化攻關。
全國政協委員、研祥高科技董事局主席陳志列建議,一方面,政府出臺政策,引導頭部高科技制造企業進行產業生態鏈建設,延鏈、補鏈、強鏈,填補供應端的空白;另一方面,領頭企業發揮自身優勢,在核心技術、體制機制、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創新。生態層面,中國工業互聯網處于早期,生態發展基礎缺乏,尚未形成雙跨的綜合性平臺,成熟的解決方案和樣板也不足。他建議,廣東作為制造大省、網絡大省、數字經濟大省,應帶頭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應該率先出臺工業互聯網發展相關政策和措施。
全國人大代表朱立鋒提出要以工業互聯網賦能城鄉數字經濟融合發展。建議以工業互聯網賦能鄉村生態服務建設,持續深入推進“線下幫扶智能柜+線上消費幫扶平臺”并行發展,不斷加大智能零售服務終端下鄉進村工程,進一步助推城鄉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鄭堅江建議支持寧波創建“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建議加大對寧波“5G+工業互聯網”領域政策支持,包括支持寧波開展重點行業工業互聯網領域融合應用試點示范,為國內“5G+工業互聯網”的應用普及提供可借鑒、可推廣的案例和范式。同時。要支持寧波完善“5G+工業互聯網”發展生態等。
?400-860-0591